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金融監管藍皮書: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25)》。
藍皮書建議,從供給側看,需進一步便利公共數據流通交易。宜優化數據統籌協調機制,加快構建權威高效的數據共享機制,積極挖掘結構化、可理解的公共數據。一是完善供給平臺建設,推動公共數據價值釋放。強化政府部門之間、政府與金融機構之間的數據共享協調機制,進一步明確公共數據開放的范圍、條件和方式,在確保數據安全和隱私的前提下,拓展向金融機構開放的數據種類和深度,打破“數據孤島”,提高數據獲取效率,推動公共數據價值釋放。二是完善標準和合規建設,創新公共數據共享機制。當前,由于政企數據各自處于不同的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之下,缺乏統一的管理標準,難以有效貫通融合,更談不上應用。探索政企數據融合應是提高公共數據可用性的重要方向之一。三是采取切實可行的落地舉措。地方政府可積極推動征信平臺、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助力企業完成注冊授權,實現數據“統進統出”,形成融資數據有效反饋機制。(中國經濟網記者 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