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8日訊 (記者 梁木) 當前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也給國家網絡安全帶來新機遇和新挑戰。9月8日下午,2025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央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局長高林在會上介紹,2025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定于9月15日至21日在云南昆明舉辦,其高峰論壇上將集中發布一系列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標志性成果。

圖為2025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國經濟網記者梁木攝
一是發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去年網安周期間首發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系統分析人工智能風險,提出應對和治理措施,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達成共識貢獻力量。高林介紹,1.0版發布以來,人工智能安全形勢又有很多變化,如新的高效能輕量級開源模型的應用、智能體的普及,都推動人工智能迅速向行業領域發展。本次《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繼承和發展1.0版風險應對思路,動態調整風險分類,優化完善防范治理措施,提出人工智能失控風險的應對準則,推動人工智能協同共治、普惠共享。
二是《政務大模型應用安全規范》。高林介紹,當前政務領域大模型應用快速發展,《政務大模型安全應用規范》主要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采取針對性的安全防護措施、強化大模型應用輸入輸出安全管控能力建設,提供統一的參考標準和依據。為“人工智能+”行動在政務領域落地提供安全保障。
三是2025年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網絡安全應用測試結果。該活動由中央網信辦會同交通運輸部、國家衛健委、應急管理部、中國人民銀行、廣電總局、中國科學院、國家能源局、國家國防科工局、中國民航局等一共10家單位共同組織,設置7個場景,200多個團隊參加測試。作為連續舉辦三年的活動,今年參加測試活動的范圍更廣,今年將遴選出利用人工智能開展網絡安全產品技術研發的最優秀團隊,在大會論壇上集中進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