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娟 劉聰聰
前不久,農業農村部等10部門印發《促進農產品消費實施方案》,釋放多樣化、品質化、差異化消費潛力?!斗桨浮窂娬{,激活農產品消費市場,要推進農文旅融合,拓展消費新空間。從“賣產品”到“賣體驗”,從“吃飽”到“玩好”,推動我國農文旅融合發展,成為當前提振消費的重要一招。
這些年,我國農文旅融合發展成效顯著,為激活農村消費潛力、擴大農村消費市場開辟了廣闊空間。來自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鄉村旅游接待總人次達7.07億,同比增長8.9%;總收入4120億元,同比增長5.6%。全國已建成1597個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鎮,超6萬個行政村開展鄉村旅游經營活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鄉村旅游網絡。例如,甘肅省依托“交響絲路·如意甘肅”品牌,2024年上半年鄉村旅游接待游客8445.37萬人次,同比增長11.67%,推出100條鄉村度假游精品線路,5條入選全國精品線路。這表明,農文旅融合正通過資源整合與業態創新,撬動消費新空間,為鄉村經濟注入新動能。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推進鄉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開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全面振興試點,提升鄉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規范化水平。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提出,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并舉、產加銷貫通、農文旅融合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這些政策為農文旅融合提供戰略指引,通過頂層設計明確方向,以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夯實基礎,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城鄉要素流動與資源整合,釋放鄉村經濟發展潛能,引領鄉村消費新趨勢。
也要看到,在農文旅深度融合拓展消費空間的過程中,依然存在產業資源融合不夠充分,產業鏈共享機制缺失;產品營銷推廣滯后,對新媒體平臺利用不足,品牌化程度低,市場競爭力有限;消費結構不合理,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難以滿足消費者對深度體驗的需求。對此,需協同施策,化解問題。
深化產業融合,建立產業鏈利益共享機制。加強統籌規劃,在政府主導下調研當地農文旅資源,制定綜合發展規劃,推動區域協同,打破行政壁壘,統一打造區域品牌。建設信息共享平臺,整合多源信息、提供便捷服務;打造資源交易平臺,促進資源流通、規范交易流程。完善利益分配機制,明確產業投入產出比例,采用現金、股權等多元分配方式,成立協調監管機構,強化監管執法,保障各方權益。
深耕品牌IP,構建全渠道新媒體營銷矩陣。提煉品牌內核,明確品牌核心價值,通過產品線延伸,形成獨特記憶點。比如,貴陽大力實施“爽爽貴陽”城市IP升級計劃,聚焦夜食、夜游、夜購等場景,提升夜間產業鏈與服務供給能力。數據顯示,2024年貴陽全市夜間消費額達797.85億元,同比增長7.6%。此外,還應構建全渠道新媒體營銷矩陣,形成“短視頻+直播+社群”立體傳播網絡。
優化消費環境,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產品需求。開展市場調研與數據分析,分析消費趨勢,精準定位消費群體,引導多元化消費。構建消費新場景,結合民俗節慶、體育賽事等,舉辦非遺展演、農耕競賽等互動項目,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加大對消費場所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大對服務人員的培訓與管理,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