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9月12日從財政部獲悉:“十四五”以來,國家財政的民生導向更加鮮明,民生領域財政投入占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0%以上,資金更多、更直接地用到了老百姓身上。
“十四五”時期,全國一般公共預算安排教育支出20.5萬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9.6萬億元,衛生健康支出10.6萬億元,住房保障支出4萬億元,加上其他領域支出,財政民生投入近100萬億元。今年,國家財政安排1000億元發放育兒補貼、200億元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
為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政策、資源傾斜,“十四五”時期,均衡性轉移支付規模由2021年的1.9萬億元增長到2025年的2.7萬億元,年均增長9.6%,推動城鄉、區域之間享有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
為把防返貧底線守得更牢、脫貧成果夯得更實,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規模從2021年的1565億元增加到2025年的1770億元,5年總量達到8505億元,比“十三五”時期增加3200億元,增幅達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