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2日電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修編后的《“三北”工程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指導各地區保持戰略定力,持續推動“三北”工程高質量發展。
《規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防沙治沙為主攻方向,以筑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為根本目標,堅持擴綠興綠護綠“三綠”并舉,推動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四庫”聯動,更加注重“提質”、“興業”、“利民”,著力優化治理格局,完善政策措施,鞏固拓展建設成果,不斷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穩步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
《規劃》提出,“三北”工程第三階段共分三期建設。其中,2021-2030年為六期工程,全力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科爾沁和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等三大標志性戰役。2031-2050年為七期、八期工程,其中,七期工程以全面鞏固六期工程治理成果、持續提高關鍵地區植被蓋度為主攻方向,八期工程以提質增效、整體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為主攻方向。
《規劃》明確,工程建設范圍涉及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765個縣(市、區、旗)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所屬13個師市,分為東部丘陵平原區、北部風沙區、黃土高原區、西北荒漠區等4個屏障建設一級區和30個二級區。同時,部署了優化生態修復空間、扎實推進系統治理、鞏固工程建設成果、發展生態特色產業、加強支撐能力建設等5方面23項任務。
《規劃》要求,堅持國家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充分發揮國務院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工作協調機制作用,將工程建設納入林長制和省級政府防沙治沙目標責任考核。建立持續穩定的工程投入機制,加大資金支持力度,落實財稅、土地等政策,發展綠色金融,加強質量和資金監管。推動多元主體參與工程建設和管護,鼓勵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公益組織等各類主體承擔建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