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來源 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
隨著新學期到來,文化文教用品和電子教育產品消費呈現出一系列顯著變化,這些數據不僅反映了當下開學季消費市場的火熱,更為教育產品的迭代升級指明了方向。
從文化文教用品消費看,教學/實驗用品、切屑文具、畫具畫材等品類成交量快速增長;從電子教育產品消費看,學習機、單詞機等品類成交量增長明顯,不同消費群體在產品偏好上存在明顯差異。基于這些數據,教育產品要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可從以下幾個方向迭代升級。
功能精細化與專業化。針對不同學習場景和學習階段,開發更具針對性的功能。例如,學習機除了現有的智能輔導功能,還可以進一步細化到不同學科的深度輔導,針對數學的解題思路拓展、語文的作文批改與提升等;教學標本、實驗器材等可以根據不同年級的教學大綱,提供更專業、更適配的產品。
關注不同消費群體需求。36歲至45歲的消費者為主要消費群體,他們更注重教育產品對孩子學習的實際幫助,相關產品可突出效果展示和數據化評估功能,讓家長能直觀看到孩子的學習進步。針對男性消費者和女性消費者的不同偏好,在產品設計和營銷上有所側重,如為男性消費者強化翻譯機、電紙書的功能優勢,為女性消費者優化復讀機、單詞機的外觀和易用性,等等。
加強區域市場分析與布局。不同省份消費者對教育產品的需求不盡相同,企業應深入分析區域差異背后的原因,從教育政策、經濟水平及文化觀念等方面著手,在產品推廣和銷售策略上做到因地制宜。
今年開學季的消費數據為教育產品市場描繪了一幅最新需求圖譜,相關企業應動態跟進需求變化,積極進行產品迭代升級,以更優的品質、更好的服務贏得消費者青睞。(作者:李 瞳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