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7日,游客在甘肅嘉峪關關城景區西門外游玩。景區通過推出互動演出、夜游燈光劇等內容,吸引各地游客紛至沓來。

7月27日拍攝的甘肅嘉峪關關城景區。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

7月27日,游客在甘肅嘉峪關長城博物館參觀。當地著力打造長城文化重要標志地,長城文物遺產保護和長城文化價值挖掘成效顯著。

7月27日,甘肅嘉峪關一處非遺展示基地,研學團體正在體驗非遺石藝畫制作。當地非遺研學基地依托獨特的地域文化,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體驗非遺、感受傳統技藝。

7月27日,游客在甘肅嘉峪關方特絲路神畫主題樂園體驗戶外項目,這是國內首座創新展現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的大型高科技主題樂園。

7月27日,市民在甘肅嘉峪關東湖生態旅游景區休憩游玩。經過多年建設,這里已從昔日荒地蛻變為生態綠地。

7月27日,游客在甘肅嘉峪關一家文創商店選購旅游紀念品。隨著文化消費需求日益多元,當地逐步推動文化資源向產業動能轉化,為區域文旅經濟注入新活力。
2019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甘肅嘉峪關,察看關城并聽取長城保護情況介紹。總書記強調,要做好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文物遺產傳承保護工作,弘揚民族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磅礴力量。
近年來,嘉峪關通過“規劃先行、分類保護、項目推進”三步走,嚴格劃定管控保護區、準確定位主題展示區、創新打造文旅融合區、合理發展傳統利用區,將《明長城嘉峪關段保護總體規劃(2020—2035)》與《嘉峪關市國土空間規劃》緊密銜接,先后完成30多項長城保護項目,成為甘肅首個將文物保護區劃完整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的城市。
嘉峪關以“深挖價值、多元闡釋、立體傳播”為主線,推動長城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組建專家智庫,構建長城建筑、長城藝術、長城文化等綜合研究體系。實施嘉峪關關城三維激光掃描數字化展示項目,運用長城數字“云保護”“云交流”成果,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長城文化遺產多維保護展示傳播體系。
通過“場景化、產業化、全域化”多措并舉,嘉峪關將長城文化轉化為可體驗、可消費、可增長的新動能。打造長城文化沉浸式夜游體驗項目《天下嘉峪關》,推出“嘉有好禮”系列文創產品200余款,構建“觀光游覽+文化體驗+研學教育”的立體化全鏈條旅游產業生態。今年1月至7月,嘉峪關累計接待游客747.08萬人次,同比增長20.2%;旅游花費49.95億元,同比增長37.87%。(經濟日報記者 趙 晶 陳發明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