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暑期,工廠游火爆出圈。參觀名額秒空、門票收入可觀、社交平臺相關筆記達10多萬條,工廠游儼然成了文旅界新寵。這一現象不禁讓人思考,工廠游憑啥火出圈?
工廠游精準抓住了當下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想知道工廠游為啥火爆出圈,首先要了解工廠游都在游什么。
在巧克力工廠,親眼目睹一粒粒可可豆如何一步步變成香甜絲滑的巧克力,還能親手制作;在啤酒工廠,參觀完現代化生產線,暢飲一杯新鮮出爐的原漿啤酒,別提有多愜意了;在汽車工廠,戴上增強現實眼鏡,沉浸式感受組裝過程,幾百個機器人同時作業讓人大開眼界;等等。這些可看、可玩、可吃的體驗,滿足了消費者的求知、社交、互動等需求。
去工廠旅游巧妙避開了傳統旅游業的痛點。不少傳統旅游項目同質化嚴重,缺乏深度體驗。工廠游互動和參與更多,不僅能上手操作,還能吃著喝著再帶點回去,游客在這里從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與傳統旅游相比,工廠游門票性價比超高。比如,一大兩小總計25元的門票,參觀半天不說,進門出門還非得每人贈送幾瓶飲料才放你走;網上預約免費參觀,且全程都有香噴噴的牛奶供應。這樣的工廠游物超所值,也不受季節、天氣限制,怎能不讓人直呼“真香”。
工廠游“真香”,本質上在于中國制造“真香”。工廠游不是新鮮事物,甚至可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為何以前不火現在火了?因為工廠變了。在智能化浪潮下,工廠告別“臟亂差”的舊形象,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生產場景。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實時監控的電子大屏、智能協作的機器人,這些觀賞性與科技感十足的先進元素,不僅讓游客驚嘆,也直觀展示了中國制造從人力密集到創新驅動的華麗轉型,讓大眾觸摸到“中國智造”的脈搏。
工廠游也在賦能中國制造。不少游客因為參觀某家工廠,看到干凈整潔的生產環境和先進的生產設備,親眼見證產品生產全過程,對該品牌從路人轉變為忠實粉絲。可見,工廠游帶來了眼見為實的沖擊力,往往比廣告更有說服力,能建立強大的品質信任感。工廠游還讓冷冰冰的工廠變成了有溫度的品牌,通過互動拉近與游客的距離,從而產生情感共鳴和品牌認同。游客在參觀過程中的良好體驗通過社交平臺等渠道進行廣泛傳播,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曝光量和關注度,實現場景即營銷。
工廠游還倒逼中國制造持續升級。透明工廠將企業生產全流程置于公眾監督之下,這對生產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企業質量管控多依賴內部標準,透明化后,從原材料篩選到成品出廠,每個環節都被游客近距離審視,任何細微的質量瑕疵或流程漏洞都可能被放大,直接影響品牌形象。壓力也是動力,為了呈現更好的生產狀態,企業引入更先進的設備、優化生產工藝、采納游客的合理反饋,將推動技術迭代升級。
制造業的本質還是生產。工廠游若想行穩致遠,關鍵在于找到生產與游覽的平衡點,既不能為了旅游體驗打亂生產節奏,也不能因固守生產而讓游覽淪為走馬觀花,這考驗著企業的系統規劃與細節設計能力。歸根結底,好的工廠游不是生產的負擔,而是企業對生產流程、管理能力的一次檢驗。以生產為基、以體驗為翼,才能讓工廠游既不偏離制造業本質,又能成為連接企業與消費者的優質紐帶,助力中國制造走得更好更遠。(作者:黃鑫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