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全球目光聚焦渤海灣畔。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在天津舉行。這是中國第五次主辦上合組織峰會,也是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峰會。
經過24年發展,上合組織已經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地域最廣、潛力巨大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其見證了國際關系的歷史嬗變,也彰顯了“上海精神”穿越時空、引領方向的強大感召力。
二十四年奮楫行
2001年6月15日,六國領導人共同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一個嶄新的區域性國際組織自此誕生。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以來,始終秉持“上海精神”,不斷成熟壯大,煥發出強大生命力。成員國政治互信不斷加深,各領域合作結出碩果,成功走出了一條順應時代潮流、契合各方需求的區域合作道路,樹立起新型國際關系的典范。
今天的上合組織,已經成為促進國際社會對話合作和推動全球南方國家團結自強的重要平臺。實踐證明,“上海精神”所凝聚的價值理念,符合世界各國對和平與發展的普遍期待,順應人類社會追求合作共贏的時代大勢。上合組織的發展歷程,是區域國家團結協作的生動寫照,也是順應歷史潮流、回應時代呼聲的必然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所研究員趙俊杰表示,上合組織是重要的國際多邊合作組織,在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國際格局多極化以及反對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國際社會的進步與繁榮。
作為創始成員國和積極推動者,中國始終與上合組織同頻共振、同向而行。從首倡“上海精神”,到提出新安全觀、新發展觀、新文明觀等,從推動完善各類合作機制,到促進執法安全、經貿投資、公共衛生、人文交流、減貧等領域諸多合作落地,中國始終以實際行動為上合組織發展壯大、豐富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內涵貢獻智慧與力量。
吉爾吉斯斯坦學者馬爾斯·薩里耶夫指出,中國總能為上合組織提出具體合作建議,是各領域團結協作的重要推動者。
上海合作組織前秘書長、烏茲別克斯坦前外交部長弗拉基米爾·諾羅夫表示,中國始終堅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提出的一系列理念和倡議等在上合組織框架內得到積極實踐,助力上合組織擴大影響力、增強權威性,不斷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展現時代生命力
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全球治理體系遭遇沖擊,世界經濟面臨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下,上合組織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和獨特的機制優勢,為推動區域和平穩定與世界共同發展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表示,上合組織以安全合作為起點,逐步拓展至經濟、人文等多個層面,為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挑戰樹立了典范,也證明盡管各國在發展階段、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異,但只要相互傾聽、彼此尊重、真誠合作,就能夠在實現自身發展目標的同時,推動地區乃至世界的共同進步。
上合組織人口約占世界一半,經濟總量約占全球四分之一,在全球經貿格局中分量極重。上合組織經貿合作,不僅對成員國自身發展至關重要,也能夠為世界經濟注入強大動力。
在中國,2025上海合作組織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吸引360家參展商、2905家采購商齊聚一堂;在塔吉克斯坦,中塔合作的數字醫療平臺實現遠程會診全覆蓋,惠及當地偏遠地區民眾;在白俄羅斯,中白工業園已形成機械制造、電子、物流、醫療和生物技術等產業集群,園區工業生產增長率超40%……一個個案例、一組組數據,展示了上合組織作為國際合作平臺的獨特價值,也體現了國際社會通過這一機制推動合作共贏的普遍共識。
巴基斯坦工商聯合會主席謝赫直言:“我們見證了上海合作組織不斷發展壯大,它已經成長為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和共同愿景平臺。”
上合組織合作的重要價值還體現在創新、基礎設施建設、衛生和可持續發展等諸多領域。近年來,上合組織在相關領域推動了一系列合作:成員國在數字基礎設施、智能交通領域開展聯合研發,促進跨境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區域公共衛生合作機制持續完善,成員國在疫情防控、醫療資源調配和衛生人才培訓方面形成常態化協作網絡;氣候變化與環境保護合作不斷推進,成員國共建跨境生態保護區、共享綠色低碳技術,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地。
渤海之濱再啟航
2024年7月,中國接任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提出“弘揚‘上海精神’:上合組織在行動”的口號,將2025年確定為“上海合作組織可持續發展年”。
在此期間,中方積極聯合上合組織成員國,就應對全球貿易動蕩、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發出強音。今年4月,上合組織發布聲明,重申堅定維護和加強多邊貿易體制,有效應對貿易挑戰,同時強調支持開放、包容、可持續、穩定、多元、可靠的全球供應鏈。
在輪值主席國任期內,中國成功舉辦了100多項內容豐富的活動,上合組織“中國年”成果豐碩:聚焦可持續發展主題,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同各國發展戰略深度對接,助力各國拓展聯通網絡、深化經貿往來、加快數字轉型;通過舉辦上合組織電子商務產業對接會、中國—中亞電商產業對接會等多場活動,組織多家大型電商平臺與上合組織國家的100多個企業達成了100余項合作意向;媒體智庫峰會、青年交流營、電影節等活動接連不斷,有效促進了各國民眾的相互理解與友誼……
上合組織天津峰會不僅是對過去一年成果的集中展示,更將為上合組織成員國凝聚政治共識、激發合作動能、推動各項合作項目落地提供重要契機。國際社會期盼峰會達成的一系列合作成果,為上合組織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陳玉榮說:“在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期間,成員國元首凝聚共識,擘畫未來,共商本組織未來發展大計。通過《上合組織未來10年(2026—2035年)發展戰略》,為全面深化政治、經濟、安全、人文等領域的合作指明方向和實現路徑,為下一個‘黃金十年’夯實基礎。成員國還就維護二戰后國際秩序、完善全球治理體系進行深入交流,為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確定性。”
展望未來,天津峰會必將成為上合組織深化合作、拓展共贏的新起點,各成員國將共同攜手書寫和平、安全、繁榮、開放、包容的區域發展新篇章,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持久動力和信心。(經濟日報記者 袁 勇 李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