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行,表里山河。1937年9月,日軍占領北平、天津后,迅速向太原逼近,妄稱“一個月拿下山西全省,三個月滅亡全中國”。中國軍隊頑強抵抗,在歷時1個多月的太原會戰中,相繼組織了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原保衛戰等多場重要戰役。
“太原會戰是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斗最激烈、持續時間最長、戰績最顯著的會戰之一,也是國共合作、共御外侮的典范。”太原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馬竣敏說。平型關大捷是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取得的首次勝利。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以伏擊戰術,一舉殲滅日軍1000余人,有力配合了正面戰場作戰。這次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提振了全國軍民的抗戰士氣,展示了國共合作的潛力。
忻口是太原北面的重要屏障。為保衛太原,國共兩軍緊密合作,在忻口戰役中奮勇抗擊敵軍1個多月,殲敵2萬余人,擊退了日軍的多次瘋狂進攻。“無論是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還是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游擊戰;無論是高級將領,還是普通士兵,他們都在為祖國的領土完整、為民族獨立和解放而戰。”忻口戰役遺址義務講解員趙玉順說。
在我方陣地岌岌可危的關鍵時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七六九團找到了位于代縣陽明堡的日軍飛機場。10月19日夜里,營長趙崇德率一支精悍隊伍,摸進了陽明堡飛機場,一舉擊毀日軍戰機24架,打掉了日軍空中優勢,極大減輕了忻口正面守軍的壓力。趙崇德為掩護戰友不幸倒在血泊之中,光榮犧牲。走近忻口抗戰紀念墻,一組夜襲陽明堡機場、忻口炮戰浮雕映入眼簾,讓人深切感受到了中國軍人同仇敵愾、奮勇殺敵的大無畏精神。
娘子關失守后,太原保衛戰成為太原會戰的最后一役。將士們與日軍展開激烈巷戰,但終因敵我力量懸殊,太原保衛戰以失利結束。“中國守軍在絕境中展現出的‘知其不可為也得為’的信念,是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馬竣敏感慨道,“這種精神是由千千萬萬的將士,乃至千千萬萬普通人的生命和鮮血凝結而成的,將永勵后人。”
在太原會戰中,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有效遲滯了日軍進攻,極大消耗了日軍有生力量,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斗志。同時證明,要想取得抗戰的最終勝利,必須依托全民族的統一戰線,最大限度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勠力同心,共赴國難。(經濟日報記者 梁方圓 梁 婧 李秋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