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聞玉強 通訊員李胤)8月28日,湖北博陽錳基新能源電子專用材料項目投產儀式在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舉行,標志著長陽錳產業從傳統低端向高端新材料轉型升級邁出了關鍵一步,也為該縣錳產業“一園四基地”發展布局的加速推進注入了強勁動力。

8月28日,湖北博陽錳基新能源電子專用材料項目正式投產。(宋勁松 攝)
招大引強促轉型,項目高效投產成關鍵支點
長陽作為全國八大錳礦資源富集區之一,已探明錳礦儲量約5000萬噸以上,過去以電解錳為核心的錳產業曾是當地重要工業支柱,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但隨著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凸顯,錳產業“轉型”成為關乎其存續發展的必答題,如何突破低端原材料局限、向高端新材料領域邁進,成為長陽亟待解決的發展課題。
為破解這一難題,打開錳產業轉型突破口,長陽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組建專業招商團隊,主動出擊,先后赴15個省市拜訪考察25家企業,憑借對錳產業發展的堅定決心和誠意,成功吸引全國錳酸鋰市場占有率第一的龍頭企業——安徽博石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落戶長陽。
2024年4月,湖北博陽錳基新能源電子專用材料項目簽約,同年5月,湖北博陽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式落戶長陽,這也是安徽博石高科在湖北布局的首個生產基地。
為確保項目早建成、早投產,長陽專門成立項目服務專班,實行“掛圖作戰”模式,全程高效推進項目建設,從開工建設到首條生產線投產僅用時7個月,充分展現了“長陽速度”。該項目以電解金屬錳為原材料生產四氧化三錳、尖晶石型錳酸鋰、磷酸錳鐵、鎳錳酸鋰等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產品廣泛運用于生產電動汽車、消費類電子產品、儲能裝置等新能源電池,契合當下新能源產業發展趨勢。

湖北博陽錳基新能源電子專用材料項目生產線。(李海丹 攝)
從項目整體規劃來看,計劃投資58.5億元,擬分三期推進,全部建成后將形成年產28萬噸錳基材料的生產能力,預估產值可達百億元,能帶動就業2000人以上,不僅助力長陽打造錳基新能源材料全產業鏈基地,推動錳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加快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更會顯著優化當地產業結構,助力長陽深度融入宜昌市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集群發展布局,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此次投產的一期項目,包含年產3萬噸四氧化三錳生產線和年產2萬噸錳基正極材料生產線,預計年產值可達15億元。
安徽博石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春波表示“長陽對錳產業的長遠規劃、真誠的合作態度、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以及誠信優質的營商環境,是促成項目落戶于此的重要原因。”他強調,博陽項目是企業完善錳基新能源材料全產業鏈戰略的關鍵一環,將充分整合長陽錳礦資源與企業研發技術優勢,推動產業升級,一期投產后將盡快啟動二期、三期項目建設,持續深化在長陽的產業布局。
補鏈延鏈強根基,多舉措重塑錳產業價值鏈
立足自身豐富的錳礦資源稟賦,長陽極具前瞻性地編制了《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錳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3-2030)》,明確提出構建“一園四基地”發展格局,致力于打造工藝、能耗、環保、效益一流的現代化錳基新材料工業園,建設錳礦采選基地、電解錳清潔生產基地、錳基新材料及相關配套產業生產基地、錳渣綜合利用基地,目標是建成國內一流科技綠色產業集群,全面提升錳資源價值鏈條,使長陽錳產業成為全省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戰略支點。
龍頭企業的落戶投產,往往能帶動整個產業的協同發展。湖北博陽錳基新能源電子專用材料項目的投產,便有效激活了長陽錳產業全產業鏈的協同活力。為保障錳產業發展的原料供應,7月17日,長陽成功取得胡家灣— 樟木巖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為后續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夯實了產業發展根基。在產業鏈中游,中錳科技、樂通錳業等電解金屬錳加工企業也將與博陽新材料公司開展深度合作,目前這些企業已累計實施8次重大技改項目,通過技術升級提升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實現產業鏈中游與下游高端材料生產的高效銜接。

湖北博陽錳基新能源電子專用材料項目投產儀式。(黃婉蓉 攝)
在綠色發展層面,錳渣綜合利用是長陽錳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據了解,以往錳渣傳統處置方式以堆存為主,不僅占用土地資源,還可能帶來環境隱患。今年,長陽積極探索綠色發展路徑,成立湖北省云智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并啟動錳渣綜合利用項目建設。目前,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初步完成。長陽科技經信局局長王鳳喬介紹:“項目建成后,將實現錳渣從‘末端治理’向‘源頭減量—過程控制 —資源再生’的系統性轉變,為行業綠色發展提供關鍵支撐,這也是長陽錳產業實現綠色化轉型的重要舉措。”
此次湖北博陽錳基新能源電子專用材料項目投產儀式,還吸引了寧夏天元錳業集團、廣西南方錳業集團等諸多行業領軍企業參與,充分彰顯了長陽錳產業發展的吸引力與潛力。活動現場,湖北博陽新材料有限公司與多家產業鏈代表企業共同簽署了合作協議,標志著長陽錳產業協同發展邁出堅實一步。
產業升級啟新篇,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湖北博陽錳基新能源電子專用材料項目的投產,不僅是長陽錳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更是當地“一園四基地” 發展布局落地見效的重要體現。從過去依賴傳統電解錳的產業模式,到如今引入龍頭企業、發展高端錳基新能源材料,長陽錳產業實現了從“礦”到“材”的價值躍升,產業鏈條不斷完善,產業競爭力持續增強。

湖北博陽錳基新能源電子專用材料項目投產集中簽約儀式。(黃婉蓉 攝)
隨著項目的逐步推進,錳產業將進一步擴規模、提產能,完善全產業鏈體系。同時,錳渣綜合利用項目推進,將推動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為行業樹立標桿。
區域發展層面,長陽錳產業升級將優化當地產業結構,帶動配套產業,創造就業,提升經濟活力;融入宜昌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集群,也將助力宜昌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