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年底起,我國過境免簽時間大幅延長至240小時,外國友人來華不僅可以看故宮紅墻、上海外灘,還能擁有幸福感滿滿的“中國購”體驗。國家稅務總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離境退稅商店數量成倍增加,已超過7200家,享受退稅人數同比增長186%,退稅商品銷售額及退稅金額同比分別增長94.6%和93.2%。如此亮眼的增長速度,不僅反映出中國消費市場迸發的發展活力,更是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縮影。從“China Go”到“中國購”,我國正將“中國游”的流量轉化為“中國購”的增量,點燃我國消費市場熱潮。
持續深化離境退稅政策,激發入境消費活力。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離境退稅體系,降低起退點、簡化流程、拓展覆蓋范圍,讓境外游客的購物體驗更加便捷。從“起退點”下降到“碼上退”,從單店“即買即退”到設立一點集中退付點,還推出了離境口岸互認新舉措。離境退稅過程更加簡化,處理效率大幅提升,讓境外游客不僅在中國吃美食、逛景點,還能買好物,推動“中國購”購物體驗不斷升級。在國內產品比國外同類型產品便宜一半甚至更多,具有超高性價比,同時疊加離境退稅政策,如何讓人不心動?
“中國購”爆火出圈,有效推動更多國貨精品走向國際?!皫е障渥尤ブ袊苯M團掃貨,成為境外旅客跨境游的新趨勢。從購買絲綢、茶葉、傳統瓷器,到購買國潮、文創、科技好物,從購買商品種類的變化可以看見中國“智造”產品逐漸成為境外游客的“心頭好”。在北京1500多家離境退稅商店中,國貨品牌占比高達40%。面向未來,各個市場經營主體要進一步挖掘傳統文化特色,避免“千店同面”的同質化競爭,不僅推出更多富含中國文化元素的產品,還要支持國產無人機等科技潮流品加速“出?!?,讓國貨精品走向世界大舞臺。
提供更加優質的購物服務,持續擦亮“中國購”在全球消費市場的金字招牌。境外游客在購買商品時,容易出現語言溝通不暢、支付方式存在差異、文化理解偏差等問題,影響購物體驗。因此要在服務細節上多下功夫,打通消費的“最后一公里”,如配備多語種導購、支付便利化、設置離境退稅服務窗口指引。通過細致入微的服務,提升游客購物體驗,才能將“中國游”的流量有效轉化為“中國購”的增量。
在全球環境日趨復雜、貿易保護主義甚囂塵上的形勢下,中國堅持以更大的開放、更深的合作拓展全球發展機遇, 以大國之姿迎接各國來客。從“China Go”到“中國購”,當越來越多的境外游客拖著裝滿“中國好物”的行李箱返程時,帶走的不僅僅是一件產品,更是對中國現代化形象的重新認知。
作者:趙一帆(武漢市江漢區“西北湖學社”團隊、區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