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棵草、一頭牛到一杯奶,如何實施全生命周期綠色行動?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利集團)全球創新中心科學研究總監王彩云分享了伊利集團為實現“雙碳”目標所采取的具體實踐措施。
“始于綠色,興于共贏,歸于美好”,是伊利的可持續發展之道。
多年來,伊利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從一棵草、一頭牛到一杯奶,實施全生命周期綠色行動,通過開展可持續采購、推動綠色生產、全面使用環保包材、開展水足跡管理等方式推動全鏈條的綠色生態構建,引導各環節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伊利方案。
伊利堅持踐行綠色發展,將“雙碳”理念融入企業發展戰略,連續18年在減碳道路上急速前行,在“雙碳”領域持續引領。通過完善組織建設、設定零碳目標、踐行全鏈減碳,伊利從頂層設計到具體行動,構建了全生命周期環境管理模式,實現了綠色發展向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全面延伸。
作為行業內首個具有自主碳盤查能力的企業,伊利自2010年起連續14年開展企業內的全面碳盤查,迄今已建立了整套完善的能源環保數據核算體系,并通過全鏈條深挖節能減排改善機會點,來科學制定減碳目標,廣泛開展鍋爐煤改氣、分布式光伏建設、綠電引入、能效提升等減碳措施,全面發力產業鏈協同降碳。
2022年4月8日,伊利發布了中國食品行業第一個雙碳目標及路線圖——《伊利集團零碳未來計劃》《伊利集團零碳未來計劃路線圖》,宣布已在2012年實現碳達峰,將在2050年前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并制定了2030年、2040年、2050年3個階段的具體任務,由各部門協同推動碳中和規劃的落地實施。
在上游,伊利打造綠色牧場,精細化奶牛養殖,建立產業鏈合作減碳平臺。伊利還持續推動光伏項目建設,利用光伏發電、沼氣發電等新能源,逐步推進碳中和牧場建設。光伏建設項目充分利用牧場牛舍棚頂和牧場空置場地,在牧場牛舍棚頂屋面上鋪設光伏元件,通過光伏發電可解決牧場運營40%的用電量,實現資源化利用,進一步降低牧場碳排放。截至2023年底,伊利推動核心供應商9座牧場引進光伏項目,項目建成后,牧場可實現綠電自產自用。
在中游,伊利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體系,采購和使用清潔能源,打造“零碳工廠”;截至2024年年底,伊利打造了5家“零碳工廠”,推出了6支“零碳產品”,聯合發布了1項國際標準、9項低碳國家標準和12項低碳團體標準,44家工廠獲得了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總數位居行業第一。截至2024年底,伊利集團打造了6款“零碳產品”,分別是暢輕蛋白時光、金領冠塞納牧有機奶粉、金典娟姍有機純牛奶、綺炫炫玲瓏黑巧開心果口味冰淇淋、金典限定呼倫貝爾有機純牛奶、金護0添加奶酪棒。
同時,在包裝包材上,伊利始終積極研發綠色環保包裝,使用可降解環保包裝,是中國第一家采用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無菌紙盒包裝的乳品企業;伊利還制定《包裝可持續2025目標及實施路徑》, 遵循輕量化(REDUCE)、重復利用(REUSE)、 拒絕(REFUSE)、可回收(RECYCLE)和可降解(DEGRADABLE)原則,嚴格要求產品包裝達到可再利用、可再循環、可再回收要求,研發環保包裝材料,倡導避免過度包裝,為構筑多彩的地球家園作出貢獻。2023年,伊利降低包裝紙使用量1,193噸,減少包裝塑料使用量1414噸,包裝箱來自廢紙漿的回收利用率達100%。同時,伊利通過研發復合軟包裝的可回收設計替代、高阻隔系列技術支持PET包裝高質回收、PET再生材料的循環再利用、塑料包裝減量化、可降解材料的應用等可持續包裝材質和技術,持續打造低碳環保包裝。
伊利不僅將“雙碳”理念融入企業發展戰略,還實現了綠色發展向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全面延伸——2022年4月,伊利和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啟動了行業首個共創降碳技術、共享降碳成果、共擔降碳責任的合作平臺“零碳聯盟”,促進供應鏈間的低碳合作,同時加強供應鏈碳排放管理,通過發揮行業引領價值,打造可持續發展生態圈,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共赴零碳未來。截至2024年末,已經覆蓋全球120家戰略合作伙伴,并已推動106家供應商實現低碳轉型。
未來,伊利將在“全面價值領先”目標的引領下,始終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積極推動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持續升級綠色理念,強化綠色管理、開展綠色行動,攜手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創零碳未來,和各方共創價值,共享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