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國務院食安辦、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中央網信辦等28部門及經濟日報社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的2024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9月25日在京舉行。圖為活動現場。中國經濟網記者 裴小閣/攝
金秋九月,丹桂飄香,2024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如期而至。主場活動的現場,“誠信尚儉 共享食安”的主題標語引人矚目。
9月25日上午10時,2024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正式開始,基于對食品安全的共同關切,監管部門、企業主體和新聞媒體齊聚于此,共同見證這場食品安全領域的重要盛會。
農產品質量安全一頭連著農業生產和農民,一頭連著消費市場和居民。綠色優質農產品對于食品安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農業農村部國家首席獸醫師(官)陶懷穎在主場活動上表示,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供給工作,堅持“產出來”“管出來”一起抓,保安全提品質同步推,全國農產品監測總體合格率達到98%,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不斷增強,進一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水平不斷提升。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學軍介紹,國家衛生健康委在“防風險、保健康、促發展”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充分發揮食品安全標準體系作用,有效防范系統性風險;針對性開展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宣傳,維護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健康;持續優化“三新食品”審查和食藥物質管理,助力行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進口食品豐富了百姓的餐桌,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同時也帶來了食品安全的新議題。如何確保進口食品符合標準,保護消費者的健康和權益?海關總署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呂偉紅表示,海關推進進口食品“國門守護”行動,筑牢境外、口岸、境內三道防線,加強事前、事中、事后三段管理,有力保障了進口食品安全。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強調食品安全的同時,防止餐飲浪費的問題也正在被全社會高度重視。
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柳軍在主場活動上集中發布了10個制止餐飲浪費的典型經驗做法,包括重慶市通過科技賦能對餐飲浪費進行提示預警、廣東省推廣“隨手拍”共治餐飲浪費行為、浙江省升級“簡案快辦”助力反食品浪費執法等,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進一步營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氛圍。
把控食品安全與防止餐飲浪費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健康、可持續的飲食文化。制止餐飲浪費是一項長期和系統性的工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工作力度逐年加大。這份力度,不僅是對違法行為的堅決打擊和零容忍,更體現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安全”成為老百姓餐桌上最堅實的保障。而“你點我檢 服務惠民生”活動,就是其中生動的寫照。
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總監王鐵漢在主場活動上介紹稱,今年是市場監管系統開展“你點我檢 服務惠民生”活動的第5個年頭,市場監管系統聚焦“一老一小”食品、校園食品、大宗食品、節令食品等重點食品,開展“進校園、進市場、進社區、進鄉村”活動,廣泛征集群眾意見建議,“老百姓關心什么就檢什么”,讓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工作可感知、可參與,由消費者變身為食品安全的參與者、見證者和監督者。
構建良好的食品安全大環境,離不開監管部門的強力執法和持續監督。而食品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保障食品質量安全,更是責無旁貸。蒙牛集團總裁高飛、狗不理集團董事長張彥森、萬緯物流食品安全總監周雅琳等企業代表在主場活動上分別作主題發言,介紹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有關情況。從企業代表的講述中可以發現,食品企業始終把“食品安全”作為企業的生命線、作為一切工作的基礎,并通過技術創新筑牢食品安全防線,用匠心和良心,履行對消費者的承諾。
(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