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8日訊(記者 佟明彪)搭建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數智管理平臺,開發“食安包保”小程序,重點場所“互聯網+可視化”監管,鼓勵群眾掃碼監督“兩個責任”落實情況……在28日舉行的2023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上,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市長秦鳳玉分享了亳州創新體制機制,落實“兩個責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的經驗做法。

由國務院食安辦、中央文明辦、中央網信辦等28部門及經濟日報社主辦,中國經濟網、中國標準出版社承辦的2023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11月28日在京舉行。圖為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市長秦鳳玉發言。中國經濟網記者 裴小閣/攝
秦鳳玉表示,亳州市首先通過堅持高位推進,創新工作機制,嚴格考核獎懲,切實強化組織保障。亳州市委將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作為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納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重要內容;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先后14次批示,提出明確具體要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落實“兩個責任”工作領導小組,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提級兼任辦公室主任;召開市縣鄉村四層包保干部千人電視電話會議部署落實。同時,創新周推送、月通報、季調度、半年分析、年度考核等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共41次推送周工作動態、10次通報月考核結果、3次季調度解決難題、1次半年分析總結推進。
秦鳳玉介紹稱,亳州市在全國率先搭建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數智管理平臺,將全市54295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全部納入平臺,實現包保干部督導和企業落實主體責任記錄信息化管理。建立市數據中心和5個縣區數據分中心,構建市縣鄉村一體化食品安全數智管理體系,打通落實“兩個責任”最后一公里。
同時,實現全流程閉環監管。開發“食安包保”小程序,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包保干部、食安辦、監管部門、行業部門通過小程序開展工作,各方信息互通共享。創新實施食品安全“1+N”工程,打造生產環節“亳食安”、流通環節“亳通安”、餐飲環節“亳餐安”和抽檢環節“亳檢安”等子項目,實現全環節全流程閉環監管。
在做實可追溯監督體系方面,實現了食品銷售企業使用“票證達”做到進銷貨記錄信息化,全程可追溯;食品生產企業和學校食堂等重點場所“互聯網+可視化”監管,視頻可追溯;實時監測外賣餐飲包裝封口處張貼一次性封簽,信息可追溯。
據秦鳳玉介紹,亳州市通過壓實各方責任,切實守護食品安全。一是壓實屬地管理責任。市縣鄉村四層8016名干部對應包保轄區內ABCD四級食品生產經營主體。每季度開展1次督導,上傳自動定位實時照片、填寫督導記錄,確保真督實導。二是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根據企業定位限定在實際生產經營場所開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確保真查實報。三是壓實監管部門責任。數智管理平臺智能標注綠碼、黃碼、紅碼企業,監管部門實行靶向監管,推動問題和風險隱患整改閉環。四是壓實行業部門責任。將包保干部督導和企業自查發現問題通過數智管理平臺同步推送至行業主管部門,及時開展風險會商或聯合檢查,共同防范化解風險隱患。五是積極推動社會共治。實行“一戶一牌一碼”,鼓勵群眾掃碼監督“兩個責任”落實情況、直接投訴舉報食品安全問題、在線進行食品質量滿意評價。群眾時刻監督的眼睛,倒逼“兩個責任”落到實處,保障食品安全,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據悉,2022年度亳州市獲得安徽省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A級等次和省政府督查激勵,其經驗做法今年2次獲得市場監管總局《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簡報》專刊介紹。
“下一步,我們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真抓實干、久久為功,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使命感,持續推深做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秦鳳玉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