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隨著一聲汽笛長鳴,滿載機電設備與精密儀器的集裝箱的新一列中歐班列緩緩駛出中歐班列(沈陽)集結中心,奔向歐洲腹地。截至目前,中歐班列(沈陽)集結中心累計往返開行中歐班列達1700余列,運輸貨物突破13萬標箱,年均出口貨值逾10億元。
近年來,鐵路部門把中歐班列作為加快沿線國家道路聯通、貿易暢通,打造利益共同體的重要舉措。現在,中歐班列成為沿線各國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的國際物流品牌,更好地服務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更多地惠及當地群眾。
中歐班列打造亞歐大陸握手的新機遇。沈陽局集團公司中歐班列開行城市不斷增加。目前班列網絡已連接滿洲里、綏芬河、同江等六大口岸,可延伸至波蘭、西班牙、德國等20余個國家50多座城市。中歐班列運輸時間短和運輸成本低等優勢,讓沿途各國企業看到了商機,紛紛加入到中歐班列的合作行列。中歐班列“鮮花盛開引蝶來”的“虹吸效應”日漸明顯,中歐班列儼然成為了“一帶一路”倡議下一項務實的合作舉措。
中歐班列促進經濟繁榮發展的新活力。中歐班列的開行不但為沿線各國物流運輸提供了強有力的運力支撐,而且也成為了拉動國內經濟、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助推器”。目前匯聚了東北三省的機電設備、長三角電子產品、珠三角醫療器械等,運輸商品種類突破5000種。依托數字引擎打造的“沈陽中歐班列鐵路物流平臺”更是打通了關鍵堵點,實現了海關、鐵路和企業數據實時共享,幫助企業更好地掌握貨物狀態,助力“中國制造”做大做強,走出國門。
東北地區作為中國老工業基地,曾經為國家的經濟振興做出了重要貢獻,但相比而言東北地區經濟發展腳步緩慢。國家相繼出臺了再次振興東北地區經濟政策措施,而大運能、長運距、高運速的鐵路將承擔著重要角色。“振興東北,鐵路先行”。中歐班列的開行無疑為東北振興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更是東北地區補強經濟短板,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的重要舉措。
聯通沒有國界,合作才能共贏。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中歐班列開行數量迅猛增長,中歐班列品牌的影響力不斷增強,在促進中歐經貿往來,服務“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企業和民眾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孟博)